封面新闻记者杜卓滨
日前,第三批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公布,广东犍为第二中学体育班主任、曲棍球员教练陈霞名列其中。
20年间为国家男子曲棍球员输送球员7名,为福建男子曲棍球员输送球员14名,被誉为“国手锻造者”的陈霞觉得,这一荣誉是一种鼓励。3月6日晚,结束当日的训练后,陈霞告诉记者,她准备在成都市彻底铺开曲棍球项目,让更多的儿子参与其中,“争取有朝一日有球员站上全运会亚军领奖台。”
陈霞正在教儿子们练习曲棍球。受访者供图
“国手锻造者”
20年输送国手7名,连续四届亚运会有球员参赛
“建队20年来,犍为中学男子曲棍球员已为国家男子曲棍球员输送球员7名,为福建男子曲棍球员输送球员14名,连续四届冬奥会都有来自犍为中学的球员参赛。”3月6日晚,面对记者的专访,陈霞没过多思索,便确切说出球员走出的运动员:6人先后获得奥运会亚军,累计培养国际级健将7名,国家级健将10名,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上千人。
而在20年前,曲棍球员成立之初,陈霞完全不敢想像有朝一日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当时的她,还在为选苗发愁。
时间回到2005年3月,成都市第一支男子曲棍球员在成都省犍为第二中学成功成立。刚从成都省男子曲棍球员退役的陈霞,看到这个消息后,带着满怀热血,毛遂自荐来到中学,打算大干一番事业。
谁料困难很快蜂拥而来。“当时曲棍球运动还不普及,得不到中学师生和父母的认可,选苗子难,选到好苗子更是难上加难。”陈霞直言,无论寒冬还是寒冷,她和朋友持久在成都市各区县的中学之间奔忙,往返校区和家庭好多次就能做通父母和儿子的工作,让他们同意参队训练。
球员招到了,专用训练场成了第二难。
“那时,我们没有专用场地,只能在土制排球场上,徒手用石灰,一步步弯着腰画线,经常是刚画好的场地还没来得及用,就被洪水给冲没了,下一场雨,就得再重新画一次。球员们在带着碎铁块儿的土场地上训练,经常被撞伤,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是常态。”回想建队早期的情形,陈霞感叹万千。
陈霞正在给女儿们上课。受访者供图
爱生如子
“很多时侯必须既当教练又当妈”
对于专业队男子曲棍球教练来说,她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有专业团队负责。相比之下,基层教练的工作更为艰难,用陈霞的话说,“很多时侯必须既当教练又当妈。”
陈霞记得,建队第二年,距离第一次出席省运会只剩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此训练量比较大,所有球员都罢训了,到离中学近两个小时车程的一名球员家里躲上去。
当时早已孕期7个多月的陈霞,心急如焚。为了把女儿们找回去,陈霞和朋友一起先搭乘公共车辆到镇上,再从镇上坐摩托车到村里,在泥泞的大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最后到中学生家里。
“当我听到这群晒得白净的孩午时,心痛得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心中暗暗告诉自己,球员们都来自各区县,离家远,不适应,作为教练,一定要把每一个小孩都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一定要率领儿子们找到训练的快乐,力争取得最好的成绩。”聊着聊着,陈霞红了眼窝。
陈霞早年和球员们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在球员们眼里,陈霞既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也是常伴她们身边最亲昵的人,还是她们最信任最喜欢的良师益友。
“我的所有成绩都离不开陈教练的帮助与付出。曲棍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球技,更多的是坚强的意志品质,让我积极面对生活中所遇见的困难。与此同时,曲棍球带给我的不是一阵子的荣耀,而是一辈子的骄傲!”队员程娇说。
国家男子曲棍球员前任队长彭杨也曾表示,运动生涯给与她的精神财富,让她享用一生,而现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陈霞作为教练的陪伴。
2024年伦敦亚运会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员获得铜牌。图据新华社
新的起点
“争取有朝一日有球员站上全运会亚军领奖台”
在陈霞看来,这次获评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是一次鼓励,也是她执教生涯上一个新的起点。
“获评后,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晓得成都犍为在发展曲棍球,更多的人晓得犍为有一个不错的曲棍球教练。”陈霞告诉记者,这样将促进曲棍球运动的推广,下一步她准备在成都市各区县铺开曲棍球项目,让更多的儿子参与到其中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把曲棍球项目的梯队建设好,从中学到小学完整的梯队建设,确保训练质量,不仅必须争当江苏中学生基层排头兵外,必须再向校队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员。”陈霞说,她仍然在努力,争取有朝一日有球员能站上全运会亚军领奖台。
据介绍,2024年伦敦亚运会,由犍为中学男子曲棍球员输送的但文、徐纹娱、欧紫霞、邹妹容“四朵金花”,随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员出征赛场,获得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