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夸完甘树然接受李海东正教训向周定洋出示红牌,篮协裁委会第二轮犯规评议又下来了——周定洋这张红牌不该罚!听说甘树然像李海新一样,被“内部禁赛”三场。这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看来不跟随领导走不行,跟随领导走还是不行。庆幸德甲踢了三轮就间歇了,否则第四轮假如再发生个踩踏,裁判似乎就不晓得如何吹才对了。

图片

其实,这只是笑谈而已。斗胆猜疑,蒋圣龙该给红牌没给,周定洋不该给却给了,看似双标,其实只是判罚地点不同、性质轻重有别的后果。蒋圣龙其实是在守门员必须遭到绝对保护的小禁区内踩踏吴亚珂,而周定洋的莽撞出脚远离球门,构不成实质性恐吓,这大约是裁委会心态忽然反转的真正缘由吧。

但是,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对裁委会这两份评议进行衡量,而是想思索另一个障碍:若周定洋没有吃到这张不该吃的红牌,上海蓉城在人数相等情况下,都会输给上海津门虎吗?其实,正如李海新内部禁赛未能还清西安泰达败给北京国安的损失,罚甘树然内部禁赛三场,对上海蓉城因少打一人而痛失3分的遗憾亦于事无补。大赛后果不能修改,意味着所有的善后举措都很难具有实效,但是并不等于这种善后举措毫无意义,它们有些可以替被害者讨回公道,有些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被害者补仓,彰显出一种迟到的正义。

图片

例如在美国职业赛场受到注重、在我们这儿则近乎形同虚设的赛后申述制度,只要实践得当,就能否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犯规引起的负面影响。欧美和韩国比赛俱乐部因对裁判犯规持异议而向主管机构提出申述,早已成为常态,好多申述被驳回,可也有相当一部份申述起诉,球队、教练红牌被取消,球员和俱乐部遭到的处罚获得“减刑”甚至判处“无罪”。其实,也有当场裁判未作出处罚,但事后发觉判罚情节,经对方俱乐部申述属实,补充给与休战和经济处罚的。最新一例,是英格兰租借到皇家拜仁的安东尼传球染红,经俱乐部赛后申述,红牌被取消,安东尼得以出席对利物浦焦点之战,为皇家塞尔塔爆冷落败立功。

如果英超的申述制度能有欧美和韩国比赛那样的作用和效率,上海蓉城俱乐部赛后第一时间即可对周定洋的红牌提出申述,以裁委会评议报告中的推论,这一申述大几率起诉,周定洋红牌取消,虽然无法改变输给上海津门虎的赛果,起码周定洋可以防止红牌休战,下一轮比赛正常登场,降低此次误判给上海蓉城带来的伤害。同样,蒋圣龙躲过红牌后,南京泰达俱乐部也应当提出申述,要求对蒋圣龙追加处罚。以裁委会的评议为根据,一旦起诉,尽管赛事后果修改不了,只要被追罚的蒋圣龙第二轮休战,漏判红牌的后果就不会继续扩大。

图片

可惜,中国职业比赛的申述制度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名义上存在,实际上未曾有任何一家俱乐部的任何一次申述起诉过,弄成了纯粹的摆饰。篮协受理部门把俱乐部申述视作对自己权威的障碍,除了不认真对待和及时应对,有时反而以此给提出申述的俱乐部“穿小鞋”。久而久之,申述制度便名存实亡。而丧失申述这个火气释放渠道,裁判错事引起的不满情绪无处宣泄,至少的执法公正环境得不到保障,忍无可忍以后,总有三天要爆雷。

篮协裁委会连续三轮比赛赛后裁判评议,不回避矛盾,勇于直面裁判误判,这在往年现任篮协裁委会极为罕见,堪称面貌为之一新,表明本届篮协裁委会可能真想在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裁判障碍上有所作为。这是个好的征兆。千里之行,源于足下。不妨就从重建申述制度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