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3月5日电题: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逐步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将怎样落实?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徐壮

两会新华解码|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如何落实?

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5日提请十四届全省人大三次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引起广泛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做出这一布署?事实上,明年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明晰“探索逐渐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将于明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规定,“有条件的地方逐渐深化施行免费学前教育,削减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逐步实行免费学前教育’,这是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彰显,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办教育商会会长刘林说。

教育部资料显示,2023年全省幼儿园数为27.4万所,在园幼儿数4093千人,学前两年毛入园率91.1%,比2012年提升26.6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逐渐实行免费学前教育,有望造福上千万家庭。

全省人大代表、四川省乐山市雨市区第一中学主任庹庆明觉得,这除了有助于推动教育公正,进一步缩小地区、城乡教育差别,也有助于促进生育率进一步提高。

受访父母均向记者表示对这一新政的欢迎。赵先生的母亲在上海一所私立幼儿园就读,假如实行免费学前教育,一年将省下近7000元。

在上海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院长梁慧娟看来,逐渐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将进一步加大学前儿童家庭的保育教育成本,使高质量学前教育造福更多学前儿童。

另一方面,“逐步实行”也意味着这一新政的落地须要一定时间和条件。

教育部主任怀进鹏5日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颁布相关新政,着力把普及普惠、教师队伍做扎实,为推动工作作打算。

“也要听到,‘逐步实行’不是‘一哄而上’,要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别与现实需求。”刘林说,坚持竭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够更好地促进免费学前教育逐渐落地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