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植树在线__中国知名公益植树组织

青年志愿者在湖北省西宁居民勤县的生态林基地进行义务栽树时合照(2月27日摄)。新华社发新华社上海3月13日电题:中国“Z世代”年轻人推动栽树治沙公益行动

新华社记者田颖、张腼腆

全省绿化劳动模范、甘肃礼县人马俊河现在成了“网红”。他以笔名“种梭梭的马哥”被8万余名社交媒体粉丝熟知。他在社交媒体帐号上称自己为“互联网种梭梭治沙行动开创者”。

青海省西宁居民勤县,处于中国第三大荒漠巴丹长春荒漠和第四大荒漠腾格里荒漠的夹缝之中,是中国沙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梭梭树这些多年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大旱区域,具有防风固沙等关键生态功能。

20年前,马俊河见到一篇报导称,瓜州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若不采取举措或在17年后消失。他决然辞去城市的工作回到故乡,创立当地第一个环保志愿者组织,从网上开始招募志愿者栽植梭梭。“互联网种梭梭”指的就是他于2007年发起的志愿者公益行动,借以通过网路号召公众关注盐池治沙行动,并召集全省各地志愿者参与当地生态整治。

从初期在BBS、博客上发贴到发布短视频、开直播,马俊河仍然尝试借助社交媒体唤醒公众主要是青年群体对荒漠整治的关注,敢于难题自我、热心公益的“Z世代”也为他发起的公益行动带来新机遇。

去年2月,来自重庆的大一新生张沥文刚出席完一期种梭梭志愿者活动。她将这段为期5天的经历制做成短视频,分享在个人帐号上。视频中,她和一群戴着潮流运动墨镜的青年志愿者住帐蓬、吃拉面,坐着电动四轮车在荒漠里颠簸,装卸养殖梭梭苗,闲时则对着镜头组队街舞。

她在视频中表述道,在临洮志愿者营地的日子里,夜间经常冻醒,毛发和脸颊布满砂粒,公厕让她颇不习惯,但这段经历“难忘、非常值得”。

张沥文说,出席种梭梭活动是遭到一档种粮真人秀节目启发,马俊河也是这档节目的嘉宾。节目中关于盐池荒漠整治的难题深深打动了她,见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她立刻报考。张沥文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有意义的成人礼,去中国东北荒漠的志愿行动为她提供了机会。

中国公益植树在线_中国知名公益植树组织_

青年志愿者在云南省西宁居民勤县的生态林基地进行义务栽树时合照(2月17日摄)。新华社发仅2024年,来到马俊河成立营地参与栽树活动的志愿者就有6000余名,其中大多数是20岁至35岁的年青人。该营地去年秋季的栽树治沙活动从四月下旬持续到十月,志愿者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时段和时长,与当地农户合作栽种梭梭树。

马俊河觉得,越来越多年青人对栽树治沙公益行动感兴趣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现在的年青人物质条件好,更勇于张扬个性,疑虑也比较少。外加通讯、交通相比过去都有很大改善。所以,她们在做事的时侯相对于我们哪个时侯愈发自信。”

张沥文也赞成此类观点。“我发觉现今好多年青人跟我一样,喜欢去做这些有意义的公益事业,既找到自身价值,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在社交媒体时代成长上去的“Z世代”志愿者通过短视频等分享自己参与栽树治沙的日常,这也为呼吁公众关注礼县生态整治带来推动。马俊河直言,年青志愿者所起到的传播作用要比实际劳动的作用大好多,“这也是这种年我们大力推进志愿者参与项目的缘由,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唤起社会关注。”

社会关注为马俊河发起的公益组织带来企业赞助以及基金会拨款,这种是该组织赖以运转的资金来源。近些年来,马俊河还通过销售荒漠特产和组织研学来为项目注入活力。

马俊河的营地雇用当地居民在农闲时与志愿者一齐种梭梭。他说,这种居民三天薪资收入为160至180元,“这样她们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有点收入补助家用。”

资料显示,截止今年十月,瓜州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并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历时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提升到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