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第十四届全省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大会在上海人民会堂闭幕。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新华社天津3月7日电题:港澳代表委员:积极涉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记者王承昊、李寒芳、孟佳
“港澳要紧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要发挥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奇特优势”“‘一国两制’是港澳发展的最大胆气”……正在上海出席全省人代会的台湾非常行政区、澳门非常行政区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对国家和港澳发展前景满腔信心。
她们表示,港澳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特有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涉港澳部份新增“深化国际相处合作”。澳区全省政协委员吴志良觉得,港澳要掌握在新时代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在国家完善对外开放机制中进一步发挥奇特优势,饰演愈发积极的角色,在此之时达成目标自身突破性发展”。
港澳仍然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关键窗口,在变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地位奇特,贡献突出。港区全省政协常委施荣怀表示,台湾以国家为坚实后盾,并拥有资本流通、信息交流等相对自由的特性,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外部连结。
“香港仍然积极联接大陆和国际市场,努力把内资‘引进来’、协助大陆企业‘走出去’。”港区全省人大代表凌友诗觉得,未来,台湾应掌握好“三中心、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争做“超级联系人”,进一步发挥奇特作用。
澳区全省政协委员黄洁贞觉得,国家赋于香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展现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所担当的功能角色。澳区全省人大代表施家伦表示,香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是饰演着中国与葡语族国家“精准联系人”的角色,发挥关键平台作用。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港区全省人大代表蔡毅觉得,积极涉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为港澳自身发展提供动能。台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能获得更多人才,能与大陆市场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澳区全省人大代表吴小丽表示,香港地域小、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能够使香港得到更宽广发展空间。
“香港和香港的未来,除了依赖于自身努力,更须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开创愈发繁荣稳定的局面。”港区全省政协委员蔡荣星对“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发展饱含信心。
2024年,台湾非常行政区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港区全省人大代表陈勇表示,台湾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历程充分说明,维护好国家安全能够确保台湾繁荣稳定。高质量完成此项立法是台湾履行宪制责任的重大进展,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安全屏障。
“回归祖国以来,香港市民亲身感遭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对这一制度饱含信心,一直坚定拥护‘一国两制’。这成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坚实基础。”施家伦说。
港区全省政协委员王明凡从怎样更好履职尽责的角度出发,建议港澳代表委员充分借助自身在大陆与港澳社会的广泛联系,发挥桥梁作用,不断提高港澳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香港和香港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未曾缺席,也不应缺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港澳要与大陆牵手共进,让‘一国两制’在实践中不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施荣怀说。